海外遭遇抢劫、绑架、枪击案件,普通公民该如何自保?日期:2018-05-07 访问次数:1164
同在驻外的你我自然不会傻乎乎往危险的地方凑,可万一遭遇不测,危急关头,以下内容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线生机。
1
驻外遭遇枪击怎么办?
目前世界上允许私人合法拥有枪支的国家有二十多个,由于各种原因,不时有枪手在平时尚属安全的公共场合对无辜平民实施无差别攻击,造成轰动性暴力事件。
2017年10月1日发生于美国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湾酒店外音乐节的枪击事件,导致59人死亡,527人受伤,是美国迄今为止最为惨烈的枪击案件。
部分允许私人持有枪支的国家:
欧洲: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西班牙、瑞士、土耳其、冰岛、丹麦、芬兰。
美洲: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危地马拉。
非洲:南非、苏丹、塞拉利昂、刚果(金)、利比里亚、乌干达、卢旺达。
亚洲:菲律宾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虽然个人遭遇枪击案的几率很小,但随着中国人“走出去”步伐的持续加速,几乎每一次有影响的案件发生后,现场都不难发现国人的身影。
今年2月14日,出身于中国福建的15岁华裔少年王孟杰,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所中学突发枪击案中不幸身亡,为国人敲响了警钟。
对于实际遭遇此类案件的同胞来说,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将能帮助我们提高在此类极端场合自我保护的能力。
随着广受关注的枪击案件在美国各地持续发生,美国国土安全部和一些民间机构逐渐开始重视相关防范措施的研究,并推出了一些平民应对枪击案件的培训。
普通公民应对枪击案件的防范措施,有三个关键因素,是公认的的基本原则:逃跑 隐藏 反抗
以上三大原则,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遵从。
公共枪击案件中的枪手虽然出于不同动机,但基本特点都是随机选择攻击目标,进行随意的无差别射击。并且,在那个特定的短暂时空内,手持自动武器的枪手面对手无寸铁的和平居民,拥有完全不对等的武力优势。
因此,在危机现场,如何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将会性命攸关。
枪击案件通常都是突然发生,现场周围的人能够接收到的危险信号,一般都是枪声,以及惊慌跑动的人流,很多时候开始阶段危机信号由于隔音等原因表现得并不明显。
所以,平时对类似事件有所预期,并在物资和心理上做好相应准备,十分重要。
防范计划本身不用太复杂,但不能缺失。
应对措施选择
根据自己和枪手所处的相对位置,如果处于距离较远的绿色区域,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应果断选择从门、窗等安全出口快速撤离现场,这要求相关人员在平时应认真观察思考过撤离的路径、结构等设施,并最好经历过适当的模拟演习训练。
逃生注意事项
√ 如果存在逃生途径,可以尝试撤离。
√ 自主做出撤离决定,不要受身边人的过多影响。
√ 放弃私人物品。
√ 如果可能、帮助他人一起撤离。
√ 不要因为劝说他人撤离而过多延误自己的行动。
√ 抵达安全地点后及时报警。
如果处于黄色区域,在逃生时可能引起枪手注意并直接处于枪口的威胁,这时就应选择躲藏。
躲藏注意事项
√ 关闭并紧锁门窗,堵住门窗并尽可能阻隔窗口视线。
√ 所有电子产品关闭或调整至静音。
√ 躲藏在较大的物体后。
√ 尽可能保持安静。
√ 随时寻找机会逃离。
如果处于红色区域,已经丧失逃跑和隐藏的可能性,马上将直接面对枪手的攻击时,应果断决定,齐心协力对枪手发起凶猛攻击,争取最大的求生机会。
反抗注意事项
√ 尽一切可能使枪手失去攻击能力。
√ 现场随机选择合适的反击武器。
√ 决定反抗后,坚决执行。
在现代国家城市中心,执法人员将会在较短时间内就抵达暴力事件现场,通常来说都在五分钟左右。
此时,现场通常还会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枪手还在攻击,有人在惊慌的跑动,甚至还有许多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没有任何异常举动。执法人员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现场的平民在案发现场,因不当举动受到误伤,也并不鲜见。
面对执法人员注意事项
√ 保持冷静并遵从一切执法人员的指令。
√ 保持双手始终能被看见。
√ 避免大声喊叫或者双手乱指。
√ 不要向执法人员快速跑动。
2
驻外遭遇抢劫怎么办
来自网友:安迪▼
讲几个真事儿吧,法国的,道听途说的全都过滤, 只说最好的朋友(这些朋友至少都来法十年以上包括我)亲身经历的:
① 矮小中国人一个,在地铁里被俩小黑逼到墙角要抢劫,因为皮包里带着公司里所有人的工资,所以拼了,掏出美工刀,正手拿着(注意不是反握),两个小黑立即说了好几个对不起就消失了( 注意这是个例,不要模仿,只有这一个轻松一点,后面的都很沉重 )。
② 一同事刚买了一辆电动小摩托,高兴的骑着去上班,在红灯前被人拦腰掀翻在地,车被人骑走,所幸人没受伤,及时报案,四个月后被通知车已找到,到警察局才知道车其实四个月前刚丢不久就被找到了,放到警察局的停车场里。
为什么过四个月才来通知呢? 因为要交停车费,一天15欧,交了钱车才能拿走,同事一算这停车费可以买两辆摩托车了,只能不要了,车当然就归警察局了。
③ 朋友五十出头有两个女儿一个二十多一个三十岁左右,路遇抢劫英勇反抗被劫匪痛打,朋友赶到抄起一把折椅和两个女儿一起将劫匪打倒在地,警察赶到,劫匪躺在地上装严重受伤(确实也受伤了但没那么严重),最后朋友和他的两个女儿被判两年徒刑,不再发放居留卡,劫匪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不想再写了,剩下的全都是中国人被抢被袭击,警察最后把中国人拷走(在没有被打死的前提下)的,太多了,不说了。
前几天有个叫张朝林的,在93省,因为他个子高所以劫匪在后面突然袭击其后脑,送医院后三个小时后才开始救治,被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最后身亡。
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他的妹妹和我一个同事住同一个楼,周围的中国人都在说下一个被袭击的不知道是谁,虽然已经准备组织大游行,但都知道没什么卵用。
还有的诸如反抗抢劫被打死了尸体就凉在马路上警察个把小时后才爱来不来的出现,对,这是在法国,在巴黎和巴黎郊区,不是在中东战乱地区,警察的偏袒和不作为已经使这里成为犯罪天堂, 犯罪成本这么低何乐而不为。
要问怎样做,那就是散尽财物,不还手不还口,受得了劫匪欺辱和法国警察的歧视,保住小命笑看人生。
3
驻外遭遇绑架怎么办
① 首要一点,不要太“作”——避免去危险国家的危险地区
所谓“No zuo no die why you still try”,想要防止被绑架首先最重要的一点自然是:尽量不要去危险的国家或地区。
全球绑架勒索案件最多的国家 ,从数据上看: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委内瑞拉、菲律宾、埃及、黎巴嫩、也门,等等。
墨西哥(2013年绑架案多达1583起,但未统计备案的绑架案数量可能是其99倍)
巴西(2012年发生的绑架案多达1000起)
菲律宾(2013年报道了150起绑架案)
印度(2010年的绑架案多达2975起)
哥伦比亚(2013年发生292起绑架案)
委内瑞拉(每年发生的绑架案多达2000起,2005年起政府就不再公布相关数据)
② 即使不是危险国家和城市,也要注意的“防绑架”事项
预防被绑架
√ 女性外出时在穿着上应避免过于暴露,学会从外表上保护自己。
√ 不要沿着能令摩托车轻易接受的道路行走。
√ 勿轻易涉足不良场所。
√ 待人接物不宜夸耀财富,切记「财不外露」。
√ 走近或离开车辆前,应先检视周遭,并养成上车后即反锁车门的习惯。
√ 行路间应注意是否遭人跟踪,并适时求援。
√ 遭人跟踪时,可绕行至人多场所,或就近向警察机关报案。
√ 怀疑正在被跟踪时,应主动改变交通工具、方式、路线及时间。
√ 勿因抄近路行经荒僻地方,对于周遭突发变故应随时有所准备。
√ 参加集体旅行时不要擅自离队,如不慎掉队请与警方联络。
√ 搭乘大厦电梯时需注意跟你一同搭乘电梯之人,看其是否有不良企图。
√ 一进电梯请先注意控制表上警铃位置,遇到危险时始能立即反应,不至于惊慌失措。
√ 到达住所前应注意是否遭人跟踪,若发现有人跟踪,不可立即回家,应前往附近商家或警察局/派出所求救,到家后如发现家中门窗有异或已遭人破坏,不要马上入屋,应立即报警。
√ 确定被跟踪时,应往人潮较多或光线较亮的地方走,若在阴暗之巷道内,可以踢或摇路旁停放之车辆,使其警报器大响,或大喊失火以引起他人注意。
万一不幸被绑架
√ 尽量避免与绑匪直视,更不能有言语冲突。
√ 表现出顺从、听招呼的样子,勿流露出有逃跑企图的举动和意向。
√ 如可能,可用当地语言与绑匪沟 通,拉家常,按当地风俗习惯与之交往。
√ 适时向绑匪提出要求人道主义待遇,索要饮水、食物及药品等。
√ 留心观察周围环境和行进路线,以备日后选择 正确逃离路线。
√ 如听枪响,应即俯地,并伺机逃离。
√ 内心保持镇定、有信心,等待救援。
出国工作旅游,为了预防意外发生,我们需要做的准备:
出国前应预做准备,包括申办护照、签证,购买机(车、船)票,办理各类必要的保险,了解目的地国的风土人情、气候情况、治安状况、法律法规及我驻该国使、领馆地址和联系电话等。
严禁携带毒品、国际禁运物品、受保护动植物制品等出入境。如携带大额现金,必须按规定向海关申报。在旅途中,不宜为陌生人携带行李和物品。
了解驻在国火、警、急救等应急电话,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向当局求助。
事先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随身携带接种证明。
如需携带个人用药,应注意适量,并备齐英文说明书(包括药品成分)、医生处方和购药发票,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抵达目的地国后,如果您非属临时访问者,则应及时到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办理有关登记手续,以防万一。
|